Fidue 飛朵 A73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飛朵A73是一款2015年推出的多單元圈鐵耳機,圈鐵也大概在這兩年變得越來越熱,飛朵作為一個比較新的國產(chǎn)品牌,屬主流價位稍偏高的定位,多年來在發(fā)燒友中有不錯的知名度。時隔多年測評這款耳機,純屬因為熱心網(wǎng)友提供送測樣機,非常感謝網(wǎng)友提供測驗樣機。 樣機來源:網(wǎng)友送測樣機類型:市售量產(chǎn)是否商業(yè)關系:否 飛朵A73入耳式耳機的外觀規(guī)劃風格還是比較有想法,耳機外殼兩邊分別用了金屬銀色和半透明的暗紅色材料,耳機整體尺寸不算小,加上內部揚聲器的質量,整個耳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而銀色一側的幾條雕刻樣式的線條也成為了飛朵品牌耳機的標識性規(guī)劃。只是在微距鏡頭下,這部分外殼表面看上去似乎不那么平整細膩,網(wǎng)友在圖集留言中紛紛認為做工不好。其實,實際運用中這方面的問題幾乎不可察覺,整體感覺做工還是不錯的。 飛朵A73運用了一只10mm直徑的動圈揚聲器配一只單出口的單單元動鐵高音,從半透明的紅色外殼基本可以看出兩只揚聲器排布的位置。飛朵官方稱這只動圈單元來自于自主研究規(guī)劃。 A73的耳機線不可更換,標配了一個帶麥克風輸入和單按鍵的線控。耳機的造型有人體工學規(guī)劃的痕跡,從佩戴舒適度和左右聲道規(guī)劃來看,耳機佩戴需要運用耳機線上出繞耳的方式,如果反帶似乎不太容易,因為耳機的造型在反帶時似乎不太符合人外耳的樣子。 A73耳機的官方參數(shù)阻抗20歐姆,而靈敏度107dB,是一款非常容易驅動的耳機。我們對耳機煲機超過300小時,來看看它的表現(xiàn)如何吧。? 主觀聽感測驗中,運用索尼A35、vivo Xplay5s、享聲M1PRO和飛傲X7MarkII+AM3作為參考。對比的耳機包括1More的3單元圈鐵和阿思翠的AX35. 整體印象:剛剛開聲的A73,我們正好用了一段比較厚聲的女聲,當時感覺非常不好,中高頻部分的粗糙和高頻的拔高,一下就表現(xiàn)出了飛朵A73的兩大缺點。其實經(jīng)過煲機之后,動圈部分還是有了一定的提升。而我們也摸到了飛朵A73耳機的脾氣。 高頻表現(xiàn):飛朵A73只有一只個頭不算小的動鐵單元負責中高頻,而不是如今流行的所謂雙動鐵的規(guī)劃。但從無數(shù)案例來看,這并不是問題。例如,創(chuàng)新的Aurvana In-ear2的單動鐵和UE700的雙動鐵,聲音極為相似,素質也不相上下。例如索尼N3AP的新技術可以大大縮小動鐵體積,基本保證和Z5高音不太大的素質,尤其是細節(jié)上差別。 A73的高頻對比1MORE 3單元圈鐵和AX35,都更容易驅動,整個聲音的動態(tài)肯定要顯著更好一些,不過在調音方面,A73算是對動鐵高音下手比較狠的,在高頻偏高的部分有所拔高,這讓A73配合中性的音源去聽弦樂,達到了無可爭議的“絲絲入扣”,但這可不是表揚,而是修飾過于顯著,聽出了緊繃的“鋼絲味”。例如在飛傲X7,索尼A35上這種味道高頻更為顯著。而更麻煩的問題是,在搭配素質較一般的手機時,就會表現(xiàn)出非常多的顆粒感,讓聲音聽起來有被敲碎的感覺。? 在現(xiàn)在市面中所有的圈鐵上,故意賣弄一下動鐵高頻的規(guī)劃比比皆是,飛朵A73不算最夸張的[比如魅族的xx],但也算是在比較高的高頻段拔高相當顯著的。這種痕跡要比我們以往測評過的圈鐵耳機都顯著。? 說過了問題,說說整體A73高頻聽感。整體來說,A73的高頻有較好的動態(tài),中高頻部分動態(tài)相比1MORE 三單元圈鐵要銜接的更好,聲音更為扎實干凈,爆發(fā)力也更強,解析力由于拔高會顯得稍好。相比阿思翠的AX35,動態(tài)上有很大優(yōu)勢,中高頻部分銜接顯著更好。其實如果不在很高的高頻段做拔高的話,A73的中高頻到高頻的表現(xiàn)在相似價位圈鐵耳機中屬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優(yōu)勢在靈敏度更高,易于驅動。 ? 中頻表現(xiàn):飛朵A73的中頻在我們對比的兩款耳機里銜接算是表現(xiàn)不錯的,人聲的厚度基本令人滿意,但也僅限在圈鐵耳機中,它的中頻和中低頻同樣也有不錯的靈敏度,所以驅動起來要比1MORE的三單元圈鐵顯著更輕松。搭配M1PRO、X7級別的播放器,會讓中頻的厚度有所改善,聲音的力度會更好,低頻也會更為扎實。不過,比較奇怪的是似乎動圈單元會受到聲壓大小的影響?在播放音量稍大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顯著的粗糙感,這個聽感對于女聲的表現(xiàn)來說非常致命,但似乎中小音量就不會太敏感,或者其他類型音樂會稍好一些。 飛朵A73的中頻雖然在圈鐵中聲音的厚度銜接是相對比較好的,但中頻還是略顯生硬,而且會出現(xiàn)這種奇怪的很糙的聽感實在有些奇怪,甚至有些讓人懷疑是不是動圈振膜有金屬涂層?但總體來說,中頻到中高頻部分在稍大聲壓下變得粗糙這個問題影響了它的聽感。但整體動態(tài)和聲音厚度來說表現(xiàn)不錯。相比來說,1MORE的三單元圈鐵雖然銜接不如A73,但是中頻要柔和很多,聲音表現(xiàn)比較正常。? 低頻表現(xiàn):飛朵A73的低頻量感比較濃重,如果搭配驅動力很小的手機,或者A35這樣的播放器,低頻會顯得比較松散,但是用驅動力更好的M1PRO等播放器,低頻的凝聚力更好一些。在低頻的下潛方面,A73基本表現(xiàn)出現(xiàn)在圈鐵耳機為了強調動圈的意義而有些加強的量感,這可以理解,畢竟這是一些年輕人喜歡的風格。整體素質而言,在動態(tài)、解析力、下潛等方面,A73的低頻還是優(yōu)于AX35和1MORE的三單元圈鐵耳機。 總結:飛朵A73的整個聲音均衡性在圈鐵耳機中屬于較好的,尤其在中頻銜接上雖然無法好高品質動圈相比,但顯著優(yōu)于AX35,也優(yōu)于1MORE的三單元圈鐵。而在2015年的話,這樣的水平與同類產(chǎn)品相比可能要比今天的優(yōu)勢還會更大一些。但是在調音的細節(jié)上,兩個問題太杰出。第一,過于顯著拔高高頻,完全沒有必要。第二,中頻和中高頻粗糙的聽感,讓整個聲音尤其是女聲表現(xiàn)上非常不干凈。所以這款過于杰出的問題說明飛朵A73的調音規(guī)劃非常不成熟,其實這也多多少少的在天狼星上有所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