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妖的華碩其實很厲害 ROG G7AI游戲本測評
此前有人問小編,你咋啥都在玩?嚴格來說小編的愛好主要集中在三大類――攝影聽歌玩電腦。所以小編總是喜歡跟大家分享這三大門類的東西,買的多也總有人很好奇:你買那么多干嘛?好玩唄……今天就跟大家聊一款可以說是我最近最滿意的一臺游戲本,華碩ROG G7AI。一起來看看ROG G7AI游戲本測評文章吧!
不作妖的華碩其實很厲害 ROG G7AI游戲本測評
小編入手的是7700HQ處理器版,在G7A系列里算是低配版(其實也就倆配置),與高配款相比,少了可超頻的HK系列處理器,內存從64GB下降到16GB,少一塊512GB SSD,屏幕從4K變成全高清144Hz,但價格也便宜了10000,我瞧中的是GTX 1080這塊顯卡,現在筆記本里的最強獨顯,我就想看看如果與7700HQ這種普通級別的i7筆記本處理器搭配,性能會是怎樣?! ∪A碩的ROG游戲本小胖也買過很多了,從水冷的GX800到2.2公斤的GX501,說實話一直都不是很滿意,GX800雖然在水冷加持下搞定雙GTX 1080問題不大,但SLI系統(tǒng)在很多游戲里真的挺雞肋的,而且也感受不到NVIDIA有認真在優(yōu)化SLI的意思,而且這機器壓根離不得水冷模塊,拔下來性能就往下掉,移動性跟臺式電腦比起來也沒兩樣了,但60000塊我能配出的臺式電腦性能又可以把它踩在地上摩擦了,到頭來也就是華碩在炫技。 GX501也是如此,顯著是專門為鼓吹一波NVIDIA MAX-Q而推出的,的確是輕便,但發(fā)熱量和鍵盤手感簡直是反人類,說到底也還是在為炫技而買單…… 有人說這倆都是為展現華碩規(guī)劃實力而來,但脫離實際的規(guī)劃實力似乎也就是個噱頭,G7A系列顯然回歸了頂級游戲本的應有規(guī)劃本質――厚實而沉重的風冷散熱模具。乍一看確實是沒啥新意,但我只能說用過才知道,在細節(jié)規(guī)劃上當華碩不作妖的時候,才是它真正厲害的時候。不作妖的華碩其實很厲害 ROG G7AI游戲本測評
G7AI是17.3英寸本,體重是4.8公斤,加上330W適配器,總重量超過6公斤。同尺寸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是Alienware 17 R4,后者的體重也達到了4.3公斤,同樣是330W適配器,論體型這倆游戲本頂級巨頭都差不多。也就是說,基本能代表整個游戲本最強規(guī)劃實力的兩個品牌的看家機型都采用的是這種傳統(tǒng)的厚實規(guī)劃,外星人甚至從來就沒有推出過輕薄系列,頂多是靠13.3英寸去打一打小尺寸這張牌,但即便是Alienware 13,體重也達到了2.6公斤,比不少15.6英寸主流游戲本還要重,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很簡單,最大程度釋放性能。我們知道對筆記本性能限制最大的就是散熱,而厚實的體型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來塞入高性能(大體積)散熱器,G7AI還采用了四出風口規(guī)劃,后端2個,左右側各一:多出風口在很多游戲本上都已得到驗證(比如戴爾老游匣,技嘉Aorus X7 V6……),是現在游戲本里很靠譜的散熱終端規(guī)劃。 G7AI在AIDA64單處理器滿負載測驗時溫度不超85度,Furmark單顯卡滿負載溫度僅僅72度,處理器顯卡雙滿載時處理器最高不超95度,顯卡僅僅77度,運行噪音非常小,鍵盤面只有非常微弱的發(fā)熱,任何時候7700HQ都運行在3.4GHz的四核最高睿頻上,顯卡核心頻率也絕不會掉到1900MHz以內,也就是說:G7AI在處理器、顯卡、內存都處于長時間100%負載時,依然可以完全發(fā)揮硬件性能,而且一點兒也不燙,動靜也不大。不作妖的華碩其實很厲害 ROG G7AI游戲本測評
此前有朋友在評論區(qū)留言說到GTX 1070降頻的話,跟GTX 1060都差不多了,但實際上頻率高低在絕對的流處理器數量差距前也是白搭,相同的測驗條件,即便是核心超頻200MHz后的GTX 1070,在Unigine Superposition測驗里也只能跑到5960(2560X1440辨別率,High特效),相同設置下G7AI的GTX 1080可以跑到7332,別忘了它的處理器還只是7700HQ而已,驅動我也還沒升級到最新版哦?! ∑渌阅芊矫婢筒欢嗾f了,簡單來說這就是現在最能發(fā)揮硬件性能的高端游戲本,各種功能就到處都查得到看得到,不過屏幕可以說一下,全高清144Hz G-SYNC IPS面板,前幾天寫P775模具8700K筆記本的時候著筆太匆忙,寫了個“高刷新率只有TN能做”,寫漏一個“全”字兒,IPS當然能做高刷新率,但現在電競顯示器很多都是TN面板,主要原因在于TN面板有1ms低延遲先天優(yōu)勢,IPS/VA等面板往往要在4~5ms以上,而低延遲+高刷新率才能算是功能全面的電競屏,G7AI的這塊IPS面板的刷新率就高達7ms,筆記本跟外置顯示器之間的性能鴻溝還是挺顯著的。接下來就看看ROG G7AI外形圖,然后拆開看看內部這些大家不容易見到的內容吧。 底部有個小蓋板,只有一顆螺絲固定,打開后可以看到預留內存和硬盤插槽,但這個蓋板貼合得比較緊,要稍微用力才能取下來,而且這顆螺絲也沒有采用固化在小蓋板上的規(guī)劃,拆裝的時候得留心別把它弄掉了。 右側就是2個2280 NVMe SSD安裝位,小胖的版本是單塊512GB的三星SM961,你可以簡單理解為OEM版的960 PRO,性能相當彪悍,而且華碩還專門為這2個SSD插槽做了個有導熱硅膠的散熱片,保證穩(wěn)定發(fā)揮,讀寫性能基本是筆記本SSD里最強的水準。 在底部左側還有一個M.2 2280接口,但只能升級SATA總線SSD,換句話說G7AI總共有3個M.2和1個2.5英寸SATA,儲存升級空間很大。 還可以看到預留的2個DDR4內存插槽,也就是說打開底蓋就能升級內存了,很方便,而它預裝的2條內存需要進一步拆解才能看到。不作妖的華碩其實很厲害 ROG G7AI游戲本測評
與絕大多數頂級游戲本一樣,G7AI一點兒都不好拆,擰下所有底部螺絲后還得把轉軸后面的裝飾條給取下,順便可以看看支撐這塊金屬頂蓋17.3英寸屏的屏幕轉軸,看到那厚實的金屬固定板了么,4.8公斤可不是開玩笑的。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底蓋完全打開了,首先一個重要的知識點:G7AI的PCB板是完全一體式的,這是傳統(tǒng)規(guī)劃頂級游戲本的一大特色,因為有充裕的空間,所以不需要做多個小PCB板來進行跳線處理,但接下來就是問題了:是不是發(fā)現沒找到預裝內存在哪,沒錯,G7AI需要完全拆解,也就是取下散熱風扇取下熱管后,擰下主板固定螺絲并取下主板后,才能對預裝內存進行維護,因為它們裝在主板另一面的,就祈禱內存別出問題吧,否則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能返廠了,但好在頂級本服務都不賴,G7AI就有3年質保,還是挺靠譜。 靠近一點看就更能看出左右各2個出風口的規(guī)劃了,顯卡(第一張圖)沒有采用MXM接口,單GTX 1080就有5條熱管,分往3個不一樣的出風口,而第二張圖的7700HQ處理器則是3條熱管導向2個出風口,這個規(guī)劃從長時間滿負載測驗的效果來看散熱能力是相當強的,而且噪音很小。 這個東西有點兒意思,大家可以猜猜是干嘛的,反正不是無線網卡…… 71Wh電池在這個小10斤的筆記本里不算高容量的,不插電玩游戲也就40來分鐘吧,忽然停電的時候保存游戲還是來得及的,要是網游任務中就沒辦法了。不作妖的華碩其實很厲害 ROG G7AI游戲本測評
揚聲器來自臺灣立的定制,沒有標注功率,雖然沒有低音單元,但音量音質在筆記本范疇內都還算挺不錯的?! 】偨Y:小編沒做游戲方面的測驗,因為說實話這種筆記本談游戲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diss它“不如臺式電腦”,事實上本身這種口水戰(zhàn)對比我也懶得再多說,就多看看它的規(guī)劃吧,ROG G7AI是我最近比較中意的頂級游戲本規(guī)劃了,它的重點在于不盲目去跟風噱頭,也沒有不切實際的瘋狂炫技,而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做它能做的最大程度優(yōu)化,基本可以說是高端游戲本現在最真實的形態(tài)展現了。該文章被收錄于:
硬盤分不了區(qū) ? https://www.chinafix.com/zt/36467-1.html
插內存掉電 ? https://www.chinafix.com/zt/30251-1.html
主板能上多大的硬盤 ? https://www.chinafix.com/zt/572-1.html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