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我只做對的事 不在乎別人怎么說我
在商界,“董***”幾乎無人不知。這位雷厲風行、言辭略帶鋒芒的女性企業(yè)家備受外界爭議,卻也不乏追隨者。 2016年,董明珠更是頻繁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造手機、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個人身份入股銀隆,一波又一波搶眼的新聞讓外界應接不暇?!熬W紅”董***的說法甚囂塵上。盡管外界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故事的董明珠始終是中國經濟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外界言論似乎也很難左右董明珠的態(tài)度。正如董明珠自己所說,“我并不在乎別人說我怎樣,而我非常在乎我做了什么。” 一波三折的收購 2016年12月15日,一身粉色及膝連衣裙、搭配精致絲巾的董明珠優(yōu)雅現(xiàn)身中國制造高峰論壇,宣布以個人身份注資銀隆。據銀隆董事長魏銀倉透露,董明珠個人出資額達10億元。彼時,董明珠坦露心跡稱,“心里有一種酸酸的、苦澀的味道?!? 董明珠的“苦澀”源于2016年11月16日格力電器收購銀隆終止,媒體評論稱董明珠造車夢碎。2016年8月,停牌半年之久的格力電器一連發(fā)布35條公告,擬以130億元的對價收購銀隆股權。然而,這項收購卻被認為是董明珠的“一意孤行”。因增發(fā)價太低、收購價太高、鈦酸鋰電池市場前景存疑、中小股東權益被顯著攤薄等分歧,董明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2016年10月28日的股東大會更是上演吊詭一幕。收購議案通過,綱領性議案和定增議案卻遭中小股東反對,這也使參與收購案各方陷入苦惱。格力電器隨即宣布將圍繞系列議案進行優(yōu)化調整。經多輪博弈,2016年11月16日,格力電器再度公告稱,因銀隆股東方對調整后方案存異議,終止此次收購。 事實上,董明珠真正“動心”始于2016年1月珠海人代會議期間,同為珠海市人大代表的魏銀倉與董明珠有過交流。接觸之后,董明珠迅速做出決策,希望開啟收購銀隆的談判。董明珠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露看中了銀隆的儲能技術,稱銀隆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 這場收購,更像是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博弈。在格力電器于2016年8月23日舉行的收購銀隆媒體說明會上,董明珠正面回應了外界對于“造車夢”的解讀,“如果只是為了造車、為了一千億,那格力和銀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格力的發(fā)展需要電池業(yè)務,而不是一開始就想做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半年報中,格力電器提到,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市場相對平衡和飽和的情況下,為實現(xiàn)“千億”的目標,公司迫切尋求轉型,尋找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盡管格力電器自2012年開始,先后進入模具、智能裝備以及手機領域,在空調主業(yè)外已形成了冰箱、生活電器、手機、智能裝備等多元化業(yè)務陣營,但主業(yè)外利潤占據總利潤的比重未曾超越5%。董明珠在此前的股東大會上也直言不諱,格力電器近13%的凈利潤,空調市場約40%的市場占有率,想再覓增長空間確有難度,“再有增長空間也不大了,是神仙也沒辦法,必須要擴張”。 然而,讓董明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議案最終還是因為難以平衡多方利益而被推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董明珠仍舊表露出堅定的態(tài)度,“要讓新能源成為中國制造的崛起。” 資本攻伐戰(zhàn)告捷 定增計劃因終止收購而未能成行,“野蠻人”卻悄然而至。2016年11月30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稱,前海人壽持股比例由三季度末的0.99%上升至4.13%,持股排名由第六大股東上升至第三大股東。 雖尚未觸及5%的舉牌紅線,但以格力電器目前60.2億股的總股本和2016年12月1日30.59元的收盤價估算,“寶能系”前海人壽僅再入手5237萬股即可逼近舉牌線,只需耗資16.02億元。對于在資本市場動輒百億元掃貨的前海人壽來說,這筆資金微乎其微。 董明珠曾坦言自身“好斗”,這個偏執(zhí)的空調狂人一直在不斷地挑戰(zhàn)既成規(guī)則――行業(yè)陋習、渠道強權、政府潛規(guī)則,而這一次的角力對手是資本。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急之勢,在資本市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傳導,格力電器股價于2016年12月1日隨即飆升至上市二十年來最高,收盤價報30.59元。資本對實業(yè)企業(yè)的治理和穩(wěn)定的巨大負面影響也被放大,控制權的歸屬成為關注焦點。 處于風暴中心的董明珠似乎并未受到影響。在2016年12月3日的中國經濟論壇上,話語鏗鏘有力的董明珠坦言,“我不會分散自己的精力,會全身心投入企業(yè)發(fā)展”。 不知是來自監(jiān)管層的敲山震虎還是資本的財務投資動機倒逼,抑或是各種因素交織,2016年12月9日晚間,前海人壽宣布未來不再增持格力電器股票,將擇機退出,并衷心期望中國制造業(yè)越來越好。這也讓形勢徹底反轉。相比于萬科反收購戰(zhàn)的波詭云譎,南玻A被“血洗”的悲壯蒼涼,篤定、迅猛的“嗜血”資本在與格力電器的抗衡戰(zhàn)中,可以說剛奏起號角便迅速握手言和。 而董明珠本人在此后數(shù)次被問及對此事的看法,其始終表示,“資本如果成為中國制造的破壞者的話,他們是罪人?!辟Y本絲毫不能動搖她內心對制造業(yè)的堅守。 在董明珠看來,企業(yè)要真正關注中國實體經濟的發(fā)展,而非借助金融手段斂財,這也對應了其一直強調的社會責任意識。其始終強調,“我不是為投機者負責的,我是為投資者負責的。你投資格力電器千萬不要跟我講股票怎么樣,你跟我講格力電器能不能發(fā)展100年。”或許這正如其在《棋行天下》中所言,“把一種單純的信念貫穿于生活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簡單的代價,它需要瘋狂的熱情去澆灌,也需要堅強的內心去支撐?!? 不可否認,家電業(yè)作為中國改革大潮中第一個市場完全開放、充分競爭、產業(yè)集中度最高的行業(yè),不少企業(yè)的掌舵人都是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而起,其中,不乏鬢白如霜者,“董明珠們”很難讓人用職業(yè)經理人的理論框架去套用分析。但他們身上樸素的擔當感與使命感,對于技術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推崇,恐怕是不少經受中西方思想熏陶的職業(yè)經理人所不具備的。 多元化背后的專注 2016年,以格力電器為代表的家電業(yè)歷經了一場轉型,這其中有動蕩,有改革,也有整合,發(fā)展過程并不平穩(wěn)。 家電企業(yè)一方面通過產品升級來提升客單價和毛利;一方面,加緊布局智能化生產線。業(yè)內人士指出,在消費升級的推動下,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帶來新一輪的市場洗牌,附加值高、有核心技術、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yè)才有望屹立不倒。 為了能夠在行業(yè)洗牌中繼續(xù)領跑,已布局多元化的格力電器越發(fā)強調專注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控”董明珠認為,企業(yè)業(yè)務多元化只是技術專業(yè)化的延伸。而這背后是董明珠堅持科研投入上不封頂?shù)某兄Z。近兩年間,格力電器研發(fā)投入費用幾近占據年凈利潤的半壁江山。 董明珠倡導要用科技創(chuàng)新的力量實現(xiàn)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2016年3月,格力電器智能裝備制造產業(yè)園在武漢蔡甸開建,該項目擬投資達到50億元,預計年產值達100億元。董明珠曾表示,格力電器將全面推動自動化生產,3年時間,已經投資100億元推動自動化,開發(fā)自己的設備和機器人,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xiàn)“無人工廠”。 從生產空調到手機、智能裝備制造等多產業(yè)并駕齊驅,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模式被稱為“雙智”模式,即兩大板塊:智能家電和智能制造,這意味著未來格力電器的標簽不再是“家用電器”,而是“精工制造”。 在董明珠看來,始終挑戰(zhàn)自我的企業(yè)家才可以帶領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爱斆允Х较颉⒂龅酱煺蹠r,我們可以選擇逃避,但中國制造要崛起,更需要企業(yè)家去挑戰(zhàn),這才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從生產空調到手機、智能裝備制造等多產業(yè)并駕齊驅,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模式被稱為“雙智”模式,即兩大板塊:智能家電和智能制造,這意味著未來格力電器的標簽不再是“家用電器”,而是“精工制造”。 在董明珠看來,始終挑戰(zhàn)自我的企業(yè)家才可以帶領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爱斆允Х较?、遇到挫折時,我們可以選擇逃避,但中國制造要崛起,更需要企業(yè)家去挑戰(zhàn),這才是我們存在的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