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adeon RX 460顯卡同步評測:千元以下的生力軍
AMD其實在今年的ChinaJoy上同時發(fā)布了RX 470及RX 460顯卡,只不過RX 470的發(fā)布解禁和開賣日期稍微早一點在8月4日,而RX 460的解禁日期是今天8月8日。RX 460的目標是千元以下的市場,目標群體是網(wǎng)吧和廣大網(wǎng)游玩家,用于取代現(xiàn)有的R9 370顯卡,主要競爭對手是GTX 750 Ti這老伙計。
AMD Radeon RX 460規(guī)格介紹
RX 460顯卡所用的Polaris 11核心的基本特性和之前RX 480/470上面的Polaris 10基本一致,兩者均是GCN 4.0架構(gòu),采用14nm工藝,但是規(guī)格上要小很多,上圖左邊是Polaris 10而右邊則是Polaris 11,可以看到Polaris 11的核心要比Polaris 10小得多。
完整版的Polaris 11核心大概等于半個Polaris 10核心(其實還差一點),16組CU單元 ,即1024個流處理器,64個紋理單元,顯存位寬128bit,架構(gòu)也是GCN 4.0,同樣支持4K解碼/編碼,支持DP 1.3/1.4 HDR、HDMI 2.0b接口,然而這次RX 460用的并不是完整版的Polaris 11核心,只有14組CU單元。
RX 460的功耗并不高,TDP小于75W,所用可以整個塞到筆記本里面,性能比GTX 960M高20%
RX 460顯卡擁有14組CU單元,896個流處理單元,56個紋理處理單元,核心基礎(chǔ)頻率1090MHz,Boost頻率1200MHz,32個ROP,顯存位寬128bit,顯存頻率7GHz,顯存帶寬112GB/s,顯卡TDP小于75W, 并不需要6Pin外接供電,有2GB顯存和4GB顯存兩個版本,建議零售價分別為899元和999元,顯卡的規(guī)格與對上一檔的RX 470差距相當大。
另外RX 460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它用的是PCI-E 3.0?x8接口,而不是我們常見的PCI-E 3.0 x16,當然顯卡上接口尺寸還是x16的,只不過實際帶寬只有x8水平,雖然說對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顯卡來說PCI-E 3.0 x8和x16沒有什么實際差別,不過這樣做有點意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