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便宜的手機做工怎么樣?小米CC9e拆解一見分曉
7月2日,小米推出了主打拍照的全新CC系列手機,小米CC9和小米CC9e。其中,小米CC9e雖然個頭小了一圈,但相機參數和電池容量都與CC9保持一致,官方稱其為CC9精華版。發(fā)布會過程中,雷布斯表示,歡迎媒體拆機評測。那我們就通過拆解來看下小米CC9e的做工究竟如何。小米CC9e我們拆解的這臺是6GB+128GB的白色版,全新未拆封,都沒有激活就被送上了拆解臺。好吧,估計又有網友要說我是魔鬼了。相比同系列的CC9,小米CC9e確實要顯得更加小巧一些,也更適合單手握持。小米CC9e老規(guī)矩,先取出SIM卡托,小米CC9e采用的是與或卡托,支持TF卡擴展。在SIM卡托的外延設有黑色橡膠圈,以提升密閉性。機身采用主流的三明治結構,拆解需要從后蓋入手。風槍調至120度,對中下部均勻加熱3分鐘后封膠就已經軟化,吸盤一吸,在邊角處出現了突破口。金屬撬片一點點切入掃過,過程中風槍輔助加熱,慢慢向前推進,處理頂部的時候需要注意,太過用力可能會損傷后蓋。后蓋為玻璃材質,為了控制機身厚度做得非常薄,整體呈四曲面狀向內收攏,與封膠組合,可以讓后蓋扣合得更緊。內側外延有一圈封膠,寬度基本一致。在相機的缺口處還有另外一圈,用于對這部分局部加固密封,防止灰塵進入。在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塊長方形泡棉,起到了一定填充作用。而內側最醒目的還是那一大塊石墨散熱貼,覆蓋了主板、電池、音腔的大部分區(qū)域,以實現均勻散熱。手機主體部分標準的三段式結構,屏幕和主副板連接的FPC從電池上方經過,后置三攝的鏡頭外玻璃與蓋板集成在一起。擰下蓋板所有固定螺絲,用鑷子撬起取下蓋板。在內側上方,有4個觸點,它們是用來連通聽筒和主板的,上面2個觸點連接聽筒,下面2個則連接主板,這也是目前水滴屏使用的主流方案。另外,對應主板BTB的位置,都設計有泡棉用于填充和保護,三個鏡頭玻璃外延也都有一圈泡棉,起到緩沖保護作用。拿開蓋板后,主板A面全貌一目了然,此時右下角的位置引起了考拉的注意,因為振動單元在這里,小米CC9e采用的是ERM轉子馬達,通過觸點與主板連接。目前大部分手機的振動單元都放在下方音腔區(qū)域,很少看到像這樣放在主板區(qū)域的,更換位置最大的可能就是下方空間被什么擠占了。依次斷開電池、主副板FPC、屏幕FPC的BTB,以及旁邊的黑色同軸線。跟著是3顆后置攝像頭,其中主攝采用了索尼IMX582感光元件,它也是一顆廣角鏡頭。之前Redmi K20使用的也是IMX582,為此盧偉冰還專門給網友科普過,IMX582和IMX586主要規(guī)格基本相同,感光面積都是1/2英寸,都支持4800萬像素硬件直出,以及四合一1.6μm大像素。主要區(qū)別是,IMX582支持4K/30fps視頻錄制,而IMX586支持4K/60fps視頻錄制,在HD和FHD視頻錄制上,兩者都支持240fps。此外,IMX586支持3-HDR,IMX582不支持,582使用的是ADRC(全稱auto dynamic range control),是高通平臺提供的一個模塊,通過軟件算法實現高動態(tài),實際體驗上差異不大。另外2顆鏡頭分別是8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以及200萬像素的景深鏡頭。處理完后置再來搞定前置,撕開銅箔,斷開BTB之后取下。這顆前置攝像頭為3200萬像素,采用三星S5KGD1感光元件,1/2.8英寸感光面積,同樣支持1.6μm四合一大像素技術。在聽筒的右側,有一個小的BTB,它是用來連接光線距離感應器的。主板上有1顆專門的固定螺絲,擰下來之后,就可以用鑷子撬起取下主板。整體來看,主板集成度還比較高,布局也很規(guī)整。A面和B面各有一個屏蔽罩可以拆卸,所有的BTB基座周圍沒有設置泡棉或者膠圈,而3.5mm耳機接口是有橡膠墊包裹的。揭開B面的屏蔽罩,內側有兩塊藍色的導熱硅膠片用于散熱,核心芯片都在這一區(qū)域。其中最大的那顆,印有高通LOGO的便是驍龍665處理器,在上面還可以看到SM6125的字樣,這是它在高通內部的型號。驍龍665于今年4月份在美國發(fā)布,它是一代神U驍龍660的繼任者,采用11nm工藝制程,八核心架構,四個2.0GHz大核+四個1.8GHz小核,集成的GPU為Adreno 610,功耗降低20%。它還有一個重要指標,那就是圖像方面的升級,支持后置三攝以及4800萬像素鏡頭,這也是小米選擇將它裝配在CC9e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其AI性能,相比驍龍660也大幅提升。旁邊稍小的那顆芯片,印有海力士LOGO的是堆疊封裝的128GB ROM和6GB RAM。它與處理器都經過了點膠處理,在芯片邊緣可以看到明顯的點膠痕跡。反過來看A面,屏蔽罩下也有1顆印著高通LOGO的芯片,型號為PM6125,它便是驍龍665配套的電源管理IC。視線轉向下方來處理音腔,擰下所有固定螺絲,用鑷子撬起取下音腔。翻過來之后,有兩個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音腔的體積,小米CC9e采用了1217SLS超線性單元揚聲器,體積在同價位、同檔位的手機里算比較大的,達到了0.915cc。二是對應副板BTB的位置,都設置有泡棉,起到填充保護作用。依次斷開屏幕、指紋識別模組、主副板FPC的BTB,以及黑色的同軸線,副板通過雙面膠固定,稍微加熱后,用鑷子一撬就可以取下。小米CC9e采用了屏幕指紋識別方案,屏下那顆用于采集指紋信息的短焦鏡頭,通過泡棉膠粘在了防滾架內側,加熱后,小心撬起就能看到鏡頭。與之相連的FPC上有1顆芯片,上面印著GM185的字樣,它便是來自于匯頂科技的指紋識別模塊,也就是說小米CC9e屏幕指紋采用的是匯頂的方案。而屏幕對應位置,迎著光線則出現了一塊圓形透明區(qū)域,這就是指紋識別的區(qū)域。處理完音腔區(qū)域,之前的一個疑問也有了答案,之所以把振動單元放在上部,是因為較大的音腔再加上屏幕指紋識別模組,擠占了大量空間,剩下的地兒已經不足以放下振動單元,所以才移到了上面。另外,揚聲器和麥克風位置都裝有橡膠圈和橡膠墊。最后,就剩下一塊電池,跟之前拆解過的Redmi 7一樣,上面有“禁止拆解”的標識。小米CC9e雖然尺寸小,但是電池容量并沒有縮水,同樣是4030mAh,供應商為欣旺達電子。至此,小米CC9e的拆解就基本完成了,簡單總結一波。正如發(fā)布會上所說,小米CC9e稱得上是CC9的精華版,它擁有CC9的核心體驗,同樣的4800萬像素后置三攝,前置3200萬像素,電池容量保持4030mAh,采用來自匯頂的屏幕指紋方案,對于1299元的起售價來說,已經很實在了。此外,它還首發(fā)搭載了最新的驍龍665處理器,配備大體積音腔以保證外放效果。從拆解的角度來看,小米CC9e內部的諸多細節(jié)也非常用心,它采用了四曲面玻璃后蓋,內側兩圈點膠密封,有著大面積石墨散熱貼和泡棉填充,蓋板內側BTB對應位置、鏡頭外玻璃內、音腔內側對應BTB位置,都設置有緩沖泡棉,耳機接口、麥克風、揚聲器位置都裝有橡膠墊。唯一遺憾的就是屏幕分辨率,只有720p級別,畢竟售價和成本在那擺著,必然存在平衡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