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最強Iris Plus G7,能否撼動GeForce MX350權(quán)威
自從英特爾和AMD實行“買一送一”戰(zhàn)略,在處理器內(nèi)免費送一顆GPU核顯后,有關(guān)核顯能否取代主流級獨顯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
十代酷睿中只有10nmIceLake平臺中的高端型號才集成了最強核顯
隨著第十代酷睿(10nmIceLake)的出現(xiàn),英特爾核顯進化到了最高64個執(zhí)行單元的IrisPlusG7,代表型號有i5-1035G7、i7-1065G7等后綴為“G7”的處理器。AMD移動銳龍4000系列最高則集成了Vega8核顯,代表型號有銳龍74800U等。
與此同時,NVIDIA主流級獨立顯卡也已經(jīng)過渡到了GeforceMX350。那么,英特爾最強的IrisPlusG7,能否撼動GeForceMX350的權(quán)威?
為此,聯(lián)想小新官方專門進行了比較詳盡的測試,下面咱們就來借鑒參考一下:
聯(lián)想?yún)⑴c評測的筆記本型號為2020款的小新15,搭載i7-1065G7處理器,內(nèi)置16GB雙通道DDR4-3200MHz內(nèi)存,在集成IrisPlusG7核顯的同時還額外配備了NVIDAGeForceMX350獨顯。通過NVIDIA控制面板,分別在全局核顯和全局獨顯的模式下進行了對比評測。
從結(jié)果來看,和NVIDAGeForceMX350獨顯相比,IrisPlusG7核顯只有被碾壓的份。特別是在《古墓麗影崛起》和《刺客信條奧德賽》兩款3A游戲中(低畫質(zhì)),核顯的運行效果如同幻燈片,而MX350則具備了流暢運行的基礎(chǔ)。
聯(lián)想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主流級獨顯暫時并非Intel核顯所能替代,彼此之間是互補關(guān)系而非替代關(guān)系。
那么,英特爾和AMD拼命提高獨顯規(guī)格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無論是核顯還是MX350這類主流級獨顯,它們主要的客戶都是“輕薄本”。試問,如果你特別喜歡玩游戲,為啥不買游戲本?要知道,哪怕是新款游戲本專用獨顯中的“最低音”——GTX10503GB(采用了GTX1050Ti的核心)的性能也足以秒殺MX350,而且現(xiàn)在的游戲本也越來越輕薄,低于2.0kg的產(chǎn)品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shù)輕薄本用戶,最長時間玩的游戲多是《英雄聯(lián)盟》一類的網(wǎng)游,而在這類游戲恰恰是IrisPlusG7或比其更低一個級別核顯也能駕馭的。
一款輕薄本要想在厚度和重量參數(shù)上達到極致,其內(nèi)部空間和散熱模塊肯定是Diss獨顯的,想讓這些極致輕薄的筆記本也能具備一定的游戲動力,只能依靠核顯爭口氣。
明年輕薄本的主板可能只有這么小,哪里還有空間放獨顯?
雖然第十代酷睿IceLake集成的IrisPlusG7還不夠強,但第十一代酷睿TigerLake(預(yù)計今年Q3發(fā)布)集成的Xe架構(gòu)核芯則會更強,理論上它應(yīng)該可以具備MX350獨顯的七、八成功力。
當然,NVIDIA屆時可能也會推出更新一代的MX450加以應(yīng)對,再度拉開主流級獨顯與最強核顯之間的距離,而這種競技比賽也會不斷繼續(xù)下去。
實際上,如果我們總拿核顯與MX350這種主流級獨顯進行對比就有些“著相”了,核顯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是AMDRedron625/630和GeForceMX230(低功耗版)這些入門級獨顯。IrisPlusG7雖然打不過MX350,但面對這些“小弟”還是很有底氣的,無論是理論跑分還是實際的游戲體驗都沒有太大的差異。
問題來了,現(xiàn)在就是還有很多輕薄本偏偏選擇i5-1035G7這些集成IrisPlusG7最強核顯的處理器與Redron630這類入門級獨顯的搭配組合,此時獨顯能幫的忙其實非常有限,卻消耗了更多資源(成本、功耗和散熱)。
如果你注重性能價格比,一定要留意這種蹩腳組合的產(chǎn)品。
作為消費者,其實我們更希望看到英特爾和AMD能讓最強核顯“下鄉(xiāng)”,讓i3和i5搭配最強核顯,進一步提升低價核顯輕薄本的3D性能。至于i7,其實配個入門級核顯(如UHD620)足以,將更多的TDP冗余留給CPU釋放性能,再讓它與獨顯搭配,強強聯(lián)合不浪費每一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