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Audeze LCDi4是Soomal一直想要聽到的一款耳機,因為在之前的LCD iSINE20和iSINE10的測評中,我們感受到了來自于奧帝茲小尺寸的平面振膜揚聲器以入耳的佩戴方式,展現(xiàn)出完全可以挑戰(zhàn)頭戴式耳機的聲音品質(zhì)。在iSINE20和iSINE10的測評中,我們認為它們分別3000和4000元左右人民幣售價是有非常高性價比的耳機,遠勝于同價位多單元入耳式小耳塞。LCDi4的外形和整體看似和iSINE20/10差別不大,但各方面的技術指標大幅提升,售價也大幅提升,達到2495美元,國內(nèi)行貨的售價在18000元人民幣左右,如此高的售價到底有怎樣表現(xiàn)呢? 下面我們通過對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評測來了解一下吧。
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 Audeze LCDi4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樣機類型:市售量產(chǎn)是否商業(yè)關系:否 由于Audeze LCDi4的聲音表現(xiàn)確實非常好,所以接下來這幾段文字其實可以直接跳過,看文末的主觀聽感就可以了,不過還是在這里廢話描述一下LCDi4的相關技術和外觀、佩戴體驗。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的LCDi4外觀和之前測評的iSINE系列兩款產(chǎn)品基本沒有差別,耳機的尺寸和入耳部分導管的規(guī)劃應該是一樣的。不過,LCDi4從耳機外側來看,外殼的格柵和iSINE20不一樣,變成了只有橫條的規(guī)劃,這樣看起來在更有BMW Designworks規(guī)劃的味道?從關鍵技術來說,從奧帝茲的官方網(wǎng)站沒有太多信息,例如依舊是Fluxor的磁鐵技術,不過LCDi4是奧帝茲產(chǎn)品線中惟一標明運用了N50級別釹磁鐵的耳機。振膜與音圈的技術有所不一樣,奧帝茲的這項技術叫做Uniforce,而LCDi4上是Nano-scale Uniforce,納米級振膜音圈[平面振膜音圈被印刷在振膜上],但沒有進一步指標。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 Audeze LCDi4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對比iSine10 iSine20 也許是iSINE20級別的耳機拿不出手一些失真度的指標,在LCDi4上官方給出幾個指標,確實很驚人。官方介紹中說,LCDi4可以在很大聲壓下達到0.1%的失真度,而具體指標給出的是100dB SPL聲壓時的全頻失真度為0.2%??!也就是說,你在聽到比較爆棚的音量時,失真度是小于0.2%的。這個參數(shù)iSINE系列沒有給,自家的LCD3和LCD4官方參數(shù)是全頻段小于1%[但沒給輸出功率和聲壓],如果沒有記錯,STAX SR-009的全頻段失真度為0.1%。 LCDi4 標稱35歐姆阻抗±10%[不一樣頻率的阻抗不一樣,一般耳機只標稱1kHz時阻抗,而LCDi4標稱是5Hz-50kHz全頻范圍內(nèi)阻抗],靈敏度@1mW時為105dB,最大支持3W的輸入功率,可承受大于120dB的聲壓,最后這幾個輸出功率方面的參數(shù)其實和iSINE接近,所以iSINE系列也可以嘗試大功率耳放來提升一下表現(xiàn)。 LCDi4的佩戴方式和iSINE系列一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多次運用iSINE和這次測評LCDi4,還是對佩戴方面有了進一步認識[之前iSINE配件不全],這里有必要說明,同時對iSINE來說也有一點指導意義。首先,LCDi4的入耳導管的直徑確實不小,對于平時佩戴入耳式耳機都要選最小耳塞套的用戶來說絕對要慎重購買,實測LCDi4的入耳導管不帶塞子的情況下的直徑大概在5mm多一點,所以確實不小。但對于平時入耳式耳機都運用第二級別小耳塞套的用戶來說,基本沒問題。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 Audeze LCDi4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佩戴的穩(wěn)定性和舒適度,當然不能和直接微小的入耳式耳機相比,但舒適度肯定強于多單元定制耳機,耳機附送了很多各種樣式的耳翼和耳掛,但最重要的佩戴舒適和聽音效果還是要通過大小合適的入耳部分的耳塞頭來決定,耳翼和耳掛只是輔助。進入冬季,磁路完全開放的LCDi4對靜電反應敏感,手上,頭發(fā)上還不至于摸起來放電的電荷,如果碰到LCDi4的耳機外側,就會引起小規(guī)模噼里啪啦放電。靜電放電后手觸摸耳機外側,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積累個半小時再去摸,這時候的靜電完全不至于摸金屬放電,但是碰LCDi4還是會有嗡嗡電流聲。手邊有無線充電器,佩戴耳機時手摸充電器會有干擾。運用傳統(tǒng)變壓器的耳放或解碼器,也會因為周邊用電環(huán)境帶來耳機上的輕微干擾。不過,靜電只發(fā)生在耳機外側,不至于電到入耳耳道內(nèi);而用電環(huán)境的干擾也極為輕微。 主觀聽感,必看x100!上頁忘了說,包裝盒是真皮的。? 下面,我們進入主觀聽感部分。測驗運用享聲MR1、樂之邦Monitor09和節(jié)奏的幻想曲B-HP耳放[前級運放已更換,更換技巧改日再聊]。對比的耳機選擇HIFIMAN HE1000、HE6,AKG K812和STAX SR-009及即將測評的STAX新Lambda系列即Advanced-Lambda。由于Advanced-Lambda的L700/500/300還沒有測評,所以只是小小劇透一下。 愛科技 AKG K812 頭戴式耳機 海菲曼 HIFIMAN HE1000 頭戴式耳機[平板式揚聲器] 整體印象和音源搭配:經(jīng)過上面幾百個字的廢話,終于進入主題。奧帝茲LCDi4的聲音表現(xiàn)非常驚人,它不再是像iSINE系列那樣需要一根Lightning DSP線來補償中頻動態(tài)的耳機,而是一個可以挑戰(zhàn)靜電旗艦水平的耳機。它的整體風格表現(xiàn)出了平面振膜非常出色的低失真和均衡,動圈耳機在這樣的耳機面前基本屬于不堪入耳,充滿了塑料味相似的評價。而LCDi4并沒有因為小而在低頻上表現(xiàn)不好,或者聲音過于拘謹,它給人的第一感覺肯定還是更像一個頭戴式大耳機應有的動態(tài)。 奧帝茲Audeze LCDi4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 而在音源選擇上,LCDi4運用了2pin的耳機接口,本來我們打算嘗試更換平衡線,但是2pin針腳的間距雖然容易把握,但是粗細似乎不太靠譜,而插座是在耳機上的,感覺這類耳機[包括Nuforce HEM]更換耳機線都是比較危險的事情。運用Monitor 09或者享聲MR1驅(qū)動LCDi4,離最佳狀態(tài)還差一點點[如果改平衡,肯定就夠了]。運用幻想曲B-HP耳放,可以讓中頻和低頻的控制力提升,解析力提升,聲音更為均衡穩(wěn)定,當然運用B-HP耳放的好處是讓那些和LCDi4對比的耳機有統(tǒng)一平臺,例如HE1000和K812等。 樂之邦 Musiland Monitor 09 USB聲卡 TempoTec 節(jié)奏 Fantasia 幻想曲 B-HP 耳機放大器與PowerBox電源 高頻表現(xiàn):奧帝茲LCDi4的高頻表現(xiàn)屬于極品水平,解析力超越HIFIMAN HE1000、HE6,與SR009/L700差距不會太大,具體細節(jié)不劇透,也因為耳放關系所以不算太好參考。解析力的出色得益于本身極低的失真度,同時也要感謝入耳式的規(guī)劃,有了入耳的環(huán)節(jié),讓它的高頻更接近人耳,細節(jié)更容易表達。這種細節(jié)完全不能去參考什么高級動鐵單元,因為差距還是太大了?! W帝茲LCDi4的高頻空間感非常好,瞬態(tài)表現(xiàn)與頂級靜電耳機的味道相似,其實也符合奧帝茲LCD4和奧帝茲LCD系列一直的風格,和HIFIMAN的HE1000相比不太一樣,HIFIMAN從HE560開始,不再像HE6那樣追求低失真,而是將聲音柔化,雖然HE1000技術上帶來了飛躍,但風格不再是HE6,而HE6更像是奧帝茲的風格。當然,無論是LCD4還是LCDi4,它的高頻都要比HE6時期[LCD3時期]的高頻更有靈氣[但LCD4很難推,簡單聽過兩天],在LCDi4上高頻很容易得到發(fā)揮,空間感,中高頻的銜接都非常好,中高頻的動態(tài)方面和空間感竟然不輸給頭戴式耳機的K812和HE1000,實在令人驚艷。 入耳式帶來的好處,對于極高頻的延伸有更多加成,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極高頻延伸方面,LCDi4已經(jīng)非常接近頂級靜電耳機的水平。但是在中高頻的寬松感和層次方面,也許還有差距,但是已經(jīng)好于HE1000和K812[K812的高頻完敗,不值一提]。它的高頻表現(xiàn)出極品的輕盈和細膩,對于弦樂的表達基本更為接近頂級或者次頂級靜電耳機水平,不像是一個高級平面振膜耳機的聲音。在高頻向上延伸方面的自然、穩(wěn)健和均衡,也不是HE1000級別耳機能做到的。當然,入耳在高頻上帶來了好處,也許也有不夠,高頻的寬松感稍顯不夠,但仍好于HE1000和K812等!這點完全沒想到。 中頻表現(xiàn):奧帝茲LCDi4的聲音非常均衡,從我們聽過兩天LCD4耳機基本可以得知這應該是奧帝茲耳機的風格,不過LCDi4又要比它們的LCD頭戴系列容易驅(qū)動的多,所以整體動態(tài)表現(xiàn)不差,聲音穩(wěn)健,干凈,與中高頻銜接的自然和均衡,聲音的層次和解析力同樣完全超越了K812乃至所有頂級動圈耳機,當然,這里不包括動態(tài)。 LCDi4的中頻解析力和層次同樣非常出色,在B-HP耳放下可以表現(xiàn)的更為穩(wěn)健和干凈,層次更好,而在普通的MR1或Monitor 09輸出下,中頻相對還不夠干凈。這樣的層次和解析力,對大動態(tài)的控制力以及瞬態(tài)表現(xiàn)的從容和真實,同樣是頂級平面振膜的水平。在聲音的解析力方面,LCDi4同樣超越HE1000,應該也可以超越自家的LCD3. 在中頻部分,我們還是更希望聽到比較寬松舒展的聲音,這方面入耳式的規(guī)劃還是沒有辦法和大耳罩的頭戴相比,哪怕是K812的中頻,雖然充滿了俗不可耐的塑料味和失真,但是聲音還是更寬松,自然,厚度也稍好。HE1000的中頻也會表現(xiàn)的更為柔和一些。但并不是說LCDi4的聲音就很緊,至少它要比HD650、HD580這樣的耳機聲音寬松很多,也許可以認為,LCDi4是一個封閉式規(guī)劃同樣規(guī)模級別的耳機吧?希望這樣的比喻大家可以領會。也就是說,LCDi4如果是一條頭戴式耳機,那么和HE1000、K812等耳機的中頻的松弛感和厚度相比,LCDi4更像是一個封閉式的HE1000、K812,解析力顯著更好,但是寬松感和厚度有些不夠。 當然,LCDi4的極低失真也讓它在表現(xiàn)大動態(tài)時得心應手,可以拿各種變態(tài)級別的大動態(tài)音樂,放肆的在大聲壓下去測驗LCDi4,這種力度和大聲壓下的解析力,確實是頭戴耳機無法比擬,在控制力和層次這方面是否可以超越SR009級別的靜電耳機,是有待進一步驗證的[因為LCDi4的耳放已經(jīng)足夠好,而SR009的耳放應該還不夠好]。對于錄音電平低的爆棚大動態(tài)音樂,甚至可以在B-HP耳放下打開+6dB的增益,來感受一下LCDi4恐怖的層次和控制力。 低頻表現(xiàn):LCDi4相比頭戴式耳機,例如HE1000或者K812,在聲音厚度上最大的不夠應該是在中低頻的銜接部分,一方面,奧帝茲的風格喜歡比較干凈均衡的聽感,而不會偏重柔和,偏暖的顯著趨勢。但這方面是老AKG在7系列時喜歡的風格,但在K812上已經(jīng)不存在,相似風格的新型號動圈耳機基本也不存在。另一方面,LCDi4確實還是受到入耳的限制,保證了極好的解析力,但是在中低頻厚度方面有差距?! 〉?!沒有想到的是,LCDi4的低頻下潛和解析力,以及在極低頻率和極大聲壓下的解析力,可以完爆HE1000!對,也許你要說平面振膜的低頻本來就不是優(yōu)勢,確實,在低頻的厚度和爆棚感方面K812更好,但是解析力和細節(jié)方面,在平面振膜面前,實在是太假太假…… LCDi4的低頻依舊保持了極好的均衡性,聲音的量感和寬松感確實偏弱,但是依舊讓整個聲音保持非常非常統(tǒng)一的風格,在大動態(tài)下的層次,解析力完全不弱。在快速的低頻響應方面表現(xiàn)的快速有力,在濃郁溫和的低頻表現(xiàn)上顯得有些清淡,在爆棚變態(tài)級別的低頻表現(xiàn)上,量感不夠,但解析力好的驚人,可怕。這恐怕是頭戴式平面振膜耳機不太容易做到的。而這種層次和解析力,可能是奧帝茲的LCD3/4,HIFIMAN HE6配置非常大功率耳放時可以達到的水平[幻想曲B-HP耳放也許不夠,至少HE6不夠]。 小結:奧帝茲LCDi4的整體聲音均衡自然,全頻段解析力優(yōu)秀,處于現(xiàn)有耳機頂級水準,極高頻的延伸在解析力方面可能有挑戰(zhàn)SR009的水平,寬松感應該弱于SR009,但可以完爆各類動圈耳機,超于HE1000.最令人意外的是,作為一款小尺寸的入耳佩戴方式的LCDi4,在高頻的寬松感,聲場,動態(tài)方面依舊可以超越K812、HE1000. 在中頻和中低頻部分,LCDi4同樣有極好的解析力,可以放肆演繹的控制力,面對大聲壓大動態(tài)除了過癮級的細節(jié)和層次,在細節(jié)表現(xiàn)上無可挑剔。與頭戴式耳機相比,受限于入耳,中低頻以下量感偏少,中頻人聲表現(xiàn)聲音還是偏緊。但也只是和HE1000、SR009、K812等很好的頭戴耳機相比,和K701、HD650之類相比,LCDi4聲音并不算太緊,而是很寬松細膩的。 LCDi4的低頻下潛和解析力驚人,以如此尺寸和入耳規(guī)劃,沒有想到在低頻下潛深度方面能夠有如此表現(xiàn),在極低頻的解析力方面優(yōu)于HE1000,大動態(tài)控制力和層次方面優(yōu)于HE1000、K812,動態(tài)和聲音寬松感,厚度方面,還是受限于尺寸和入耳,比不過頭戴耳機聽起來那么好。 總結 Audeze 奧帝茲 LCDi4耳機向我們展示了它們高超的技術和精湛的調(diào)音,2495美元的定價只低于同屬數(shù)字4系列的LCD4和LCDMX4,但從LCDi4的聲音表現(xiàn)來看,可能在不少方面不會弱于這兩款頭戴式的耳機。近2萬元的售價顯然不是大多數(shù)發(fā)燒友能接受的,但對于花了上萬甚至數(shù)萬元去玩多單元定制的用戶來說,LCDi4的價格要超值的多得多,在系統(tǒng)搭配上,它并不需要過大投入,如果愿意做平衡耳放線,音源又支持平衡輸出的話,那么音源部分投入會更小。雖然它的性價比看起來不如STAX SR-009系統(tǒng)那么超值,但LCDi4幾乎是我們聽到過耳機中絕對值得一聽,甚至值得投資的高端耳機之一,兩萬元的售價絕對物有所值,如果你是年年換iPhone,三星Boom手機的消費能力,那LCDi4就是物超所值。該文章被收錄于:
iphone X不觸摸 ? https://www.chinafix.com/zt/4502-1.html
iPhone沒有聲音 ? https://www.chinafix.com/zt/20411-1.html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