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eon RX Vega 56 評測
2017 年可能是 AMD 近幾年最輝煌的一年了,而這種輝煌還將繼續(xù)延續(xù)下去,在 Ryzen 銳龍系列處理器布局 處理器 市場、與英特爾打起了聲勢浩大的正規(guī)戰(zhàn)后,RX Vega 顯卡也隨后登場,并與英偉達的 GTX 10 系顯卡正面交鋒起來。 雖說是正面交鋒,但 AMD 也很機智地進行了錯位交戰(zhàn):AMD RX Vega 56 對標的是 NVIDIA GTX1070,RX Vega 64 則對標 GTX1080,至于 NVIDIA 頂級的 GTX1080Ti 則依舊處于無人能敵的位置。好在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GTX1080Ti 不管是價位還是性能可能都過高,反而 GTX1080 和 GTX1070,甚至是 GTX1060 的銷量都更好一些。而 AMD 此番對標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攻城略地」,可謂野心不小。 但光吹牛逼沒實際能力也不行,這次拿出的兩款 RX Vega 顯卡實屬各位玩家們翹首期盼、期待已久的產品,其性能也一再地被曝光出來。而我們終于在最近拿到了其中對標 GTX1070 的 RX Vega 56 顯卡,這里也趕緊拿它來進行了一波測驗。 在外觀上,AMD RX Vega 56 的造型一如既往地有些相似于煤氣灶:四方的造型,深灰色的外殼,點綴上顯眼的 RADEON 字樣,一切和 RX480 及 RX580 一模一樣? 要說不同,可能就是這個渦輪風扇上的 R 標了,以往是完整的 Radeon 字樣,這次大大的 R 也顯得更為霸氣一些。由于現(xiàn)在 RX Vega 系列的兩款顯卡均未推出非公版本,因此你當下所能購買到的基本上都是公版的 RX Vega 56 和 RX Vega 64 了。 供電方面,RX Vega 56 采用了 8+8 pin 的規(guī)劃,整體功耗規(guī)劃為 210W。作為對比,同樣為公版的 GTX1070 則為 150W,兩者之間相差了 60W,因此在選擇電源的時候,前者可能需要更高額定功率的電源。 不過對于能耗的控制,我是不太擔心的。AMD 今年為 Radeon 推出的驅動中,包含了一個 Radeon Chill 的技術,能夠實時動態(tài)地調整顯卡功耗,就現(xiàn)在的反饋來看,該功能對功耗的控制十分了得。同時,AMD 在供電口旁邊規(guī)劃了一個 GPUTach 負載指示燈,依據顯卡負載的大小會亮起相應數(shù)量的燈。 「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或許是對 AMD Radeon 驅動最好的詮釋。在驅動中,你不僅僅能夠開啟/關閉 Radeon Chill、調節(jié)風扇轉速、幀數(shù)目標、Freesync 等功能,還能對顯卡進行溫度、功耗監(jiān)控,甚至是超頻。 實際上對于超頻,AMD 的態(tài)度一向比較開明,大概的意思就是:你能超,你就超。不管是 Ryzen 銳龍?zhí)幚砥鬟€是 RX Vega 系列顯卡,都是如此,甚至在官方驅動中都直接加入了這個功能,可見 AMD 對玩家們的看重。 有的尾巴可能對 RX Vega 56 為什么叫「56」感到比較好奇,當然這里不是像《守望先鋒》中士兵 76 一樣只是個代號,而是因為它集成了 56 個計算單元,由此也能得知 RX Vega 64 擁有 64 個計算單元。除此之外,RX Vega 56 的核心為 Vega 10,基于 14nm FinFET 工藝制造......什么,聽起來太復雜?這么說好了,RX Vega 56 能夠支持最新的 HDR 顯示技術及 Radeon FreeSync 2 技術,同時繼承 AMD 顯卡的傳統(tǒng),對 DirectX 12 游戲支持非常好。 RX Vega 系列顯卡另外一個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 HBM2 顯存,由于其是直接與 GPU 封裝在一起的,因此縮短了 GPU 與顯存物理距離的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延遲,從而提升了傳輸效率。 多說無益,來看實際。接下來我簡單地通過一些跑分及游戲測驗,并結合各大網站的測驗數(shù)據,來對比 RX Vega 56 與 GTX1070。 首先,簡單地先通過 3DMark 中 Time Spy 及 Fire Strike Ultra 這兩個針對高端顯卡的測驗,去了解 RX Vega 56 的基準。Time Spy 測驗主要是基于 DX12 環(huán)境進行測驗,RX Vega 56 獲得 5989 的總分,顯卡得分為 6041 分,而 GTX1070 我們測驗下來的得分大概在 5950 分左右,實際相差并不算大。 至于 Fire Strike Ultra 則主要是測驗在 4K 辨別率下顯卡的游戲性能,RX Vega 56 獲得 4712 的總分,其中顯卡得分 4758,作為對比,GTX1070 的顯卡得分約為 4200 左右,可見 4K 辨別率下,差距還是會有些大。 至于游戲實戰(zhàn),由于這次運用的三星 CHG90 顯示器辨別率較為特殊,為 3840 × 1080,刷新率為 144Hz,對于顯卡來說負載也不算低,RX Vega 56 在《守望先鋒》中的平均幀數(shù)約為 110 幀,而 GTX1070 則能有 120 幀左右的表現(xiàn),這點我倒是不意外,畢竟暴雪的游戲基本上對 NVIDIA 顯卡有不錯的優(yōu)化。 除了守望先鋒,我們也體驗了不少其他游戲,發(fā)現(xiàn) RX Vega 56 顯卡與 GTX1070 顯卡的整體表現(xiàn)是差不多的,但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中互有勝負。 單說性能,1080p 辨別率的 DirectX 11 游戲中,RX Vega 56 與 GTX1070 算是互有勝負,但基本上差距不超過 5%,當辨別率來到 4K 時,RX Vega 56 則稍微拉開了與 GTX1070 的差距,大概在 10% 左右;而在 AMD 顯卡有先天優(yōu)勢的 DirectX 12 游戲中,RX Vega 56 的優(yōu)勢則更加顯著,1080p 下能高出 15% 的性能,而 4K 辨別率下也能擁有超過 10% 以上的優(yōu)勢,可以說「AMD 戰(zhàn)未來」這句話被坐實了。 但從功耗來看,210W 的 TDP,甚至比 GTX1080 的 180W 都要高不少,雖說能買 RX Vega 56 顯卡的人,一般電源的額定功率都會在 550W 甚至以上,但高出這么多的功耗還是讓人覺得心里有個疙瘩。后續(xù)功耗這一點想必是 AMD 優(yōu)化的重中之重了,而當下的 Radeon Chill 技術也算稍微緩解了這方面的弱勢。 如今,3A 平臺的各個硬件皆已迎來了一波更新,相信借助在 處理器 領域及 GPU 領域「通吃」的本領,AMD 接下來的步伐會走得更加堅定。